《颱風商社》美術總監揭秘!重現1997年IMF危機下的時代氛圍與懷舊細節

Article Image

《颱風商社》美術總監揭秘!重現1997年IMF危機下的時代氛圍與懷舊細節

Seungho Yoo · 2025年11月7日 02:44

tvN週末劇《颱風商社》以細膩的佈景美術,重現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下普通人的生活,引起了熱烈迴響。

劇中,每一個場景都彷彿開啟了一段時光膠囊。劇組美術總監金珉慧在接受採訪時,分享了如何將觀眾帶回那個充滿挑戰的年代,並深入探討了劇中空間美學的奧秘。

金總監表示,她特別關注編劇張鉉「不只呈現那個時代的感性,更要傳達那個時代的精神」的創作意圖。她解釋道,簡單的復古風格不足以表達當時人們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。在IMF危機之前,劇中角色姜太風(李俊昊 飾)的空間被設計得自由而華麗,象徵著無憂的時光;而吳美善(金敏荷 飾)的空間則承載著現實的重量,色彩較為暗淡和單調。

為了精確還原1997年的社會風貌,美術團隊參考了大量的歷史資料,包括紀錄片、新聞影像、報紙、雜誌、寫真以及各地方檔案館的影像。團隊甚至曾花一整天時間在圖書館翻閱書籍。金總監特別提到,即使是招牌的字體,90年代的風格在字間距和筆畫的伸展上都與現代有細微差異,這些細節堆疊起來,造就了逼真的時代感。

在色彩運用上,考慮到當時乙支路的藍色、黃色調,以及狎鷗亭的桃紅、紫色、白色背景配英文招牌的特點,並結合當時印刷廠常用紅、黃、藍三色,這些都被巧妙地融入了平面設計中。

談及劇中「乙支路」的呈現,金總監指出,當時的乙支路是無數上班族通勤的場所,從地鐵站湧出的人潮、在銀行前下車的乘客,以及穿梭於巷弄間的中小企業、裁縫店、印刷廠、茶館和餐廳,共同構成了繁忙的景象。IMF危機後,乙支路變得蕭條,但其中卻留存著父母輩奮鬥的痕跡,她希望透過劇中的乙支路,讓觀眾得以一窺那段艱辛的歲月。

關於「颱風商社」辦公室的設計,金總監透露,創始人姜震英(成東鎰 飾)是位有著洗鍊品味的人,他希望打造一個能傳承百年的公司,因此從空間設計就與眾不同。辦公室採用開放式設計,希望員工能像家人一樣溫暖工作,並透過社長辦公室的玻璃門窗,促進員工間的交流。

辦公室內佈置了進口家具、獨特的地板、美術組親手組裝的天花板,以及姜震英從海外帶回的美國式吊燈,這些都展現了他的審美觀。特別的是,為了尋找環繞整個佈景的綠色石材,美術組和佈景組跑遍了無數石材行。

對於辦公室可能被認為具有70、80年代風格,金總監解釋,這是因為設定的辦公室建於1972年,且創始人姜震英個性不喜更換新物,員工們也習慣手寫,因此只有如X世代的裴松中(李尚鎭 飾)等年輕員工才使用電腦。

為了收集道具,團隊可謂煞費苦心。電腦大多透過競標網站購得,需要半夜不斷刷新頁面搶標。開場的電傳報知機(Telex),更是四度前往大田一間博物館說服館方才借到。其他90年代的道具,則透過二手市場、競標或進口方式艱難蒐集。

談到泰國拍攝場景的質感與色調,金總監表示,泰國的資料相對較少,因此參考了當時的電影、電視劇、紀錄片和圖片。當地工作人員也提供了不少建議,許多拍攝地與1997年差異不大。劇組在保留原有結構的基礎上,進行了細節調整。反而在韓國拍攝的泰國場景,投入了更多心思,例如在蘭查雅港口佈景中,裝置了泰國常見的紫色、粉色、淺綠色系的大型橫幅,以營造當地氛圍。照片館、臨時辦公室、賓館等場景,也詳細反映了泰國建築的色彩、質地與特色,如通風磚、隨處可見的植物、小小的祈禱空間,以及大量使用的磁磚等。

展望《颱風商社》的後半段劇情,金總監預告,角色姜太風將繼續踏上尋找與挑戰之路,美術團隊也將陪伴他一同經歷。劇中作為貿易公司,未來將出現更多各式各樣的產品,每一個都是美術道具組嘔心瀝血的成果,希望觀眾能仔細欣賞。

《颱風商社》每週六、日晚間9點10分於tvN播出。

韓國網友對劇中對1997年IMF時期的細膩還原給予高度讚賞,紛紛表示「根本是時光機!」、「看到很多小細節都超有感」、「劇組也太用心了吧」。

#Kim Min-hye #Jang Hyun #Kang Tae-poong #Oh Mi-seon #Kang Jin-young #Lee Joon-ho #Kim Min-h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