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K-Pop版權費全球排名下滑至第11位!OTT欠款成主因,AI衝擊迎新挑戰
韓國音樂著作權協會(音著協)近日公布,2024年全球音樂版權費徵收排名中,韓國位居第11名,雖然仍維持在全球市場的地位,但相較前一年下滑了兩個名次。
根據CISAC發布的「全球徵收報告2025」,韓國去年度徵收的音樂版權費約為2.76億歐元(約4,653億韓元),成長了2.0%。其中,音著協貢獻了約4,365億韓元,佔韓國國內音樂版權費總額的約94%。
然而,OTT平台和電視台未結算的傳輸使用費被認為是導致排名下滑的主因。音著協估計,未支付的版權費高達約1,500億韓元。若能解決此問題,韓國不僅有望成為亞太地區的領頭羊,更有機會躋身全球前十大。
儘管K-Pop在全球掀起熱潮,在OTT、社群媒體和串流平台等數位領域影響力驚人,但其成果未能完全轉化為版權收入,這被音著協稱為「數位結算斷層」。2024年,數位收益(包括OTT和點播串流服務)雖成長了12.2%,但OTT和電視台的版權費拖欠問題,成為了阻礙全球排名上升的絆腳石。
此外,CISAC報告也探討了AI技術擴散帶來的版權保護挑戰。未受監管的生成式AI,可能侵蝕創作者高達25%的收入(約85億歐元),而AI內容市場預計在2028年前將從30億歐元爆炸性成長至640億歐元。CISAC強調,確保AI平台的透明度並建立創作者的合理報酬體系刻不容緩。
為應對AI時代,音著協已從2025年起設立「AI對策TFT」,推動AI音樂註冊指南、學習數據報酬體系建置,並提出法規改善建議。同時,音著協也與CISAC合作,積極參與國際討論,並在AI相關立法過程中,為保障創作者權益發聲。
音著協事業本部長白承烈表示:「AI技術正快速滲透創作領域,但現行制度對創作者的保護仍遠遠不足。AI學習過程中,應確保創作者作品的合理使用與相應報酬,才能建立技術發展與藝術創作並存的良性循環。」他補充道:「音著協將在與CISAC等國際社會合作下,全力投入制度改善與政策建議,以確立公平的體系。」
韓國網友對此紛紛表示憂慮,許多人留言:「K-POP這麼紅,版權費卻被欠著,太不合理了!」、「希望政府能正視這個問題,保障創作者的權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