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催恩星演技細膩動人!《最後的夏天》崔恩星以聲動人,刻劃角色內心傷痛
演員崔恩星以充滿感性的嗓音,深入觀眾內心,細膩地詮釋了角色河景(音譯)的內心世界。
在 KBS 2TV 週六週日迷你劇《最後的夏天》(導演:閔延洪,編劇:全裕利,製作:Monster Union·Sling Shot Studio)15日播出的劇集中,河景(崔恩星 飾)展現了長久以來的孤獨傷痛與離別的痛苦,令觀眾感同身受。
河景原本蕭瑟的「花生房」因都河(李到晛 飾)的溫暖而逐漸被填滿。童年時期,她感覺自己的母愛被寄養兒童奪走,內心藏著嫉妒、委屈與孤獨。對她而言,「花生房」一直是有人來來去去的地方,最終只剩下她一人。然而,夏天帶著都河再次出現,並提議展開一段「時限同居生活」。隨著「花生房同居契約」的開始,河景的生活開始注入活力,而都河對河景的真心也逐漸融化了她冰封的心。
當「花生房」點亮燈光,一度被遺忘的笑容重現時,都河的美國舊友素熙(權娥凜 飾)的出現,卻讓河景的心再次冷卻。河景感覺自己又成了都河的「即將離開的客人」。無數歲月刻下的離別記憶,已成為她難以抹滅的創傷,她習慣性地在心中築起高牆。看著她努力獨自承受一切,準備面對再次孤單的時刻,令人感到心疼。然而,透過河景的聲音,過去她總是在送走別人離去的背影,在傷痛中獨自堅持的時光,都變得鮮明,加劇了觀眾的情感波動。
崔恩星以極致細膩的演技,層層解析了河景複雜的內心。從冰封的心因孤獨而漸漸軟化,到溫暖的心再次冷卻,這種在寒冷與溫暖間來回擺盪的情感溫度,透過崔恩星紮實的演技,如漣漪般地呈現。特別是,崔恩星以平淡而沉穩的語調講述河景的過去和真實內心獨白時,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,渴望去撫慰河景冰冷的心。在冷漠的表情和冰冷的言語背後,河景因離別而產生的創傷和受傷的內心,透過她的聲音被真實地傳達出來,讓觀眾理解並擁抱了她長時間以來獨自承受的孤獨與痛苦。崔恩星累積的情感,透過她的聲音更加真摯地傳達,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鳴,在劇集尾聲留下了深刻的餘韻。
本劇每週六、日晚間 9:20 於 KBS 2TV 播出。
韓國網友對崔恩星的演技讚不絕口,紛紛留言表示:「崔恩星的聲音太有感染力了,聽著聽著就哭了」、「完全代入了河景的角色,心疼她」、「這演技,讓人期待她接下來的作品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