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IVE張員瑛惡意誹謗官司進入終審!「脫粉收容所」賠償與嚴懲成為焦點
南韓人氣女團IVE的成員張員瑛,針對惡意散佈虛假影片並進行惡意誹謗的YouTuber「脫粉收容所」(탈덕수용소) 所採取的法律行動,已正式進入大法院的終審階段。
根據15日法律界的消息,該頻道經營者朴某(36歲,女)的辯護律師已於14日向仁川地方法院提交上訴狀,這意味著包括張員瑛在內的受害者們,為恢復名譽所進行的法律鬥爭已進入最終階段。
朴某從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,在長達一年八個月的時間裡,透過YouTube頻道「脫粉收容所」共發布了23次誹謗藝人的影片,其中受害藝人包含張員瑛在內共計7人。
特別是對張員瑛,朴某製作並散佈了包含「因嫉妒而導致同事練習生無法出道」等毫無根據的主張。更有甚者,僅憑IVE出道曲歌詞中出現數字,就捏造出「原本有7名成員,是張員瑛趕走了一人」的荒謬謠言。
此外,還散佈了「張員瑛是中國人,因簽證問題無法入境」、「整過容」等各種虛假事實,持續對張員瑛進行騷擾。據悉,朴某透過這些惡意影片非法獲利高達2億5000萬韓元。
在刑事審判中,朴某在一審和二審均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、緩刑3年,並科罰金2億1000萬韓元,以及120小時的社會服務。法院還沒收了作案工具iPad和Lenovo筆記型電腦。
在民事訴訟中,張員瑛也獲得勝訴。一審判決要求賠償1億韓元,但在二審中調整為5000萬韓元。然而,朴某在收到一審判決後立即提出強制執行停止申請並提起上訴,在二審敗訴後,聲稱「刑期過重且追徵金不當」,再次向大法院提起上訴,絲毫沒有悔改之意。
張員瑛與經紀公司STARSHIP娛樂的法律應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。從釐清匿名活動的「脫粉收容所」經營者的身份,就遇到了重重困難。張員瑛方面經過三次向美國加州地方法院提出資訊公開請求,才終於從Google獲得了經營者的個人資訊。這為針對以匿名身分進行惡意活動的「網路卡車」(사이버 렉카) 進行法律訴訟樹立了新的先例。
STARSHIP娛樂公司強烈要求「對不知悔改的脫粉收容所進行嚴懲」,並一再呼籲從重處罰。此次事件被視為針對以虛假資訊獲取點擊率和收益的所謂「網路卡車」YouTuber,法律處罰開始正式化的轉捩點。
張員瑛積極的法律應對,為演藝人員堅決反對惡意誹謗提供了契機,透過資訊公開請求來鎖定匿名加害者的手段,預計將成為未來類似案件的重要參考案例。
韓國網友對此案的進展普遍表示支持,許多人留言「終於等到大法院的判決了,一定要嚴懲」、「證據確鑿,不該姑息這種惡意攻擊」、「希望這次能給那些散佈謠言的網路垃圾一個教訓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