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阿凡達3》年底強勢回歸!挑戰台灣與全球市場
歲末年終之際,正是電影院迎接家庭觀眾的旺季,往年此時都會推出重量級大片。然而,今年年底的影壇將由好萊塢的強片主導,而台灣國片則多以小而美的作品應戰。
備受矚目的無疑是詹姆斯·卡麥隆執導的《阿凡達:水與火》(暫譯,Avatar 3)。該系列自2009年首集上映以來,就在台灣創下1362萬觀影人次的輝煌紀錄,全球總票房更是高達29.23億美元,穩坐影史全球票房冠軍寶座長達16年。
2022年的續集《阿凡達:水之道》(Avatar: The Way of Water)同樣締造佳績,在台灣吸引了1080萬觀眾,全球票房也達到23.2億美元,位居影史全球票房第三名。如今,系列的第三部曲預計於12月17日上映,粉絲們的期待值自然破表。
前兩部作品連續在台灣締造「雙千萬」的票房紀錄,這次《阿凡達3》將引入全新的「火之部族」,擴展潘朵拉星球的世界觀。更令人驚訝的是,片長也將創下系列新高,從《阿凡達2》的192分鐘延長至195分鐘。
與《阿凡達3》正面對決的台灣國片包括《情報員》、《混凝土市場》、《樓上的鄰居》(暫譯,윗집 사람들)和《萬一》(暫譯,만약에 우리)等。這些作品的規模普遍不大,製作成本並非「大片」等級。相較於往年年底由國產大片領軍的盛況,今年的市場氛圍顯得格外不同。
這或許與近年來國產大片在年底檔期表現不如預期的影響有關。例如,2023年底上映的《лед 노량: 죽음의 바다》(Noryang: Deadly Sea)以720萬觀影人次為損益兩平點,最終僅以457萬觀影人次收場。而2022年由烏民浩執導、斥資300億韓元的《하얼빈》(Harbin)也未能達到650萬的損益兩平點,最終觀影人次為491萬。
有電影界人士分析,年底檔期似乎已不再是國產大片的兵家必爭之地,而更像是為來年佈局的跳板。據業界消息,大型發行公司已規劃的重點新片,許多都將延後至明年上映,避開年底的好萊塢強片。
分析師指出,年底國產電影的「缺席」現象,可能與「類型過於集中,難以滿足觀眾多樣需求」、「受限於類型,難以吸引家庭或情侶觀眾」、「影迷對年底上映的外片特效大片抱有高度期待」等因素有關。
韓國網友對於「阿凡達」系列電影的期待度相當高,紛紛表示:「終於等到《阿凡達3》了,希望這次的視覺效果和劇情能更上一層樓!」、「連續兩部破千萬,這次一定要進電影院支持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