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有理由的建築」圓滿收官,帶領觀眾走進以漢江為主題的建築與歷史之旅

Article Image

「有理由的建築」圓滿收官,帶領觀眾走進以漢江為主題的建築與歷史之旅

Hyunwoo Lee · 2025年9月24日 02:33

MBC教養節目《有理由的建築—空間旅行者》於本月23日迎來了本季的最終回,以「首爾,由漢江所建」為主題,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結合建築與歷史的城市探索之旅。

在最後一集節目中,主持人全炫茂、朴善英與喜劇演員林宇日組成的「漢江探險隊」出發,深入探訪了首爾的生命線——漢江。他們首先來到了1917年落成的漢江大橋,這是漢江上最早的步行橋。透過朴善英的導覽,節目揭示了該橋分為舊橋與新橋的歷史,並由全炫茂敏銳地觀察出建造年代的差異。隨後,他們在橋下發現了1925年乙丑大洪水留下的水位標記,進而引出了這場洪水如何徹底改變了今日蠶室地區面貌的歷史,甚至蠶室原為松坡江的一部分,後經填埋才形成今日地圖,未填埋部分則演變為石村湖。

節目還探討了潛水橋(因經常淹水而得名)的獨特設計原因,原來它是為了讓坦克順利通過而建造,而其上方的盤浦大橋則像屋頂一樣,巧妙地掩護了潛水橋,這都與戰爭時期的考量有關。另外,通行量巨大的漢南大橋之所以建造為12線道,也是因為當時接獲北韓正在大同江興建橋樑的情報,促使韓國重新規劃,擴寬了漢南大橋的規模,進而加速了江南地區的開發。

探險隊也前往了別具特色的「橋上飯店」,全炫茂與林宇日在此留下了如同蜜月旅行般的合影,引發笑聲。他們還探訪了以日落景觀聞名的鷺梁津島,並對其原非島嶼而是與江北相連的陸地感到驚訝。當林宇日開玩笑說他們的到來會讓「MZ世代的腳步停止」時,全炫茂幽默地回應:「我是來讓工程順利進行的。」

《有理由的建築》在試播階段便獲得好評,隨後正式播出。節目以「建築」為獨特切入點,將歷史、文化、社會等多元面向的故事巧妙融合,提供了深刻的洞察,深受觀眾喜愛。建築師柳賢濬的專業解析,搭配主持人全炫茂、洪真慶、朴善英的好奇提問與多元視角,共同造就了精彩的節目內容。本季共探討了10個主題、39處建築,涵蓋了金重業、金壽根等韓國第一代建築師的代表作,並分析了聖水洞、解放村成為熱門景點的原因,同時也介紹了北村韓屋村的歷史。節目更將觸角延伸至海外,以建築觀點重新詮釋了香港,並走訪德國柏林,關注其前衛建築與承載戰爭記憶的建築。

在季終感言中,全炫茂表示這是段「有趣且深入了解困難建築的時光」,朴善英則認為「開始覺得建築沒那麼難」。柳賢濬感謝每位嘉賓的視角為節目增添了豐富性。全炫茂最後預告「下次再見」,讓觀眾對《有理由的建築》新一季的建築之旅充滿期待。

《有理由的建築—空間旅行者》是一檔創新的建築脫口秀節目,它以建築為媒介,連結歷史、文化、經濟、藝術、科學等多個領域,挖掘空間中蘊藏的豐富故事,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角。節目透過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,以及主持人與嘉賓的互動,將複雜的建築知識變得生動易懂,有效提升了節目的知識性與娛樂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