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米业巨头”李能九会长:从8000韩元起家,打造年销售额970亿韩元的帝国,励志故事引人深思
EBS节目《徐章勋的隔壁富翁》(以下简称《隔壁富翁》)近日播出了“米业巨头”李能九(이능구)会长的传奇人生故事,这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的经历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和深刻感动。
李会长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,如今已是80高龄。他在米制品领域深耕了整整50年,凭借卓越的成就获得了包括各类奖项、感谢状以及两枚总统勋章在内的众多荣誉。
向节目举荐李会长的女儿是一位在美国执业的会计师,她表示:“父亲非常热爱产品研发,每天醒来都有新产品诞生”,言语间充满了对父亲的自豪。李会长尤其擅长技术创新,他发明了能保持口感的手工面片(수제비)制作机、将年产量仅60公斤的年糕(가래떡)提升至3分钟60公斤的蒸煮设备,以及大幅延长米糕保质期的“酒精浸渍法”(주정 침지법)等一系列革命性专利。
更令人称道的是,这些改变食品加工行业格局的专利技术,李会长都无私地向市场开放。不仅如此,在1986年,他还响应政府号召,利用国家储备粮开发了韩国国内首款米粉。如今,经过李会长之手、多达400余种的米制品,已成为韩国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然而,李会长的人生并非一路坦途。28岁时,他因病失去了第一个孩子,孤身一人来到首尔,身上仅剩下8000韩元——这在当时仅够购买一袋大米。当交通费花光后,他身无分文,只能做起了送货员,并开始了米糕的售卖生意。他回忆起当年为了寻找销路而在街头奔波的艰辛:“那时候非常紧张,即使在零下20度的严寒里,我也是汗如雨下,手也冻得裂开流血。”
转折点出现在他开拓了当时被称为“江南富人区”的新建公寓小区的超市。李会长分享了他的经营理念:“米糕400克卖400韩元,而面粉做的年糕3公斤才卖400韩元。人们总是愿意购买好吃、品质好的东西,这一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一样。”
即使在成功之后,危机也并未远去。57岁那年,在计算因交通事故住院妻子的80万韩元医药费时,他突发脑卒中。他痛苦地回忆道:“医生说我最多还能活三年,我的嘴也歪了,不停地流口水……”
克服了病痛的李会长,如今在京畿道坡州(约6600平方米)和忠清南道青阳(约99000平方米)拥有两大生产基地,日产量可供40万人食用。尽管事业有成,他的住所却异常朴素。门前的牛奶袋、象征幸运的2美元纸币、墙上挂满的家庭照片,都无声地诉说着他的人生哲学。
李会长强调:“金钱是用在需要的地方,而不是因为拥有就沾沾自喜。这不符合我们的性格。”当主持人徐章勋询问是否有企业提出收购时,他坚定地回答:“我们没有负债,而且做食品生意不能有贪心。”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作为企业家的骄傲。
韩国网民们纷纷留言称赞:“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”、“8000韩元起家做到年销售额970亿韩元,这份努力和智慧令人惊叹”、“他诚信经营的态度值得尊敬”,许多人都对他的成功经历表示深受感动。